On-chain data: Total Transfer Volume to Exchanges
根據 Glassnode 網站顯示,前天(14)有約 23 萬粒 BTC 轉移到交易所的錢包地址,這反映出現在交易所的存貨量比早前更多,推斷大戶有可能企圖在交易所上出貨,導致市場存在潛在的賣壓。
可是,這同時亦有可能是大戶製造出來的假象,故意把大量比特幣從冷錢包轉進交易所中,從而令散戶被這現象騙到。其中一個可以推斷的發展路線是散戶看到這「利空」訊號後做空,然後大戶卻故意拉高出貨。
當然,這都只是猜測而已。
第二個可能性就是某交易所內部把幣種轉去某些或某個新錢包,令到鏈上數據平台監察到該現象,但它監察不到事實上現象的原因是什麼(這裡指的是內部轉移)。在這個情況下,如果鏈上數據平台在調查後發現交易所是真的「開了」新錢包,那麼它亦會盡快更新正確的資料。
近十年歷史數據
史上 Total Exchange Inflow Volume 數量最多的那一次可追溯至 2020 年暴跌,那次轉移至各交易所的數量高達 30 萬粒比特幣。
從圖中可見,這兩天的數量只是僅次於 2020 年那次,其餘在歷史上較突出的數據其實也比這次的數量更少。
到底這次數據突然大幅上升的現象會否帶著比特幣價格像 2020 年的走勢般下跌呢?是大戶的假動作?還是交易所內部運作而已?接下來這幾天十分值得我們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