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世界資產(RWA)代幣化是指利用區塊鏈技術,將現實世界中的各類資產轉化為數位代幣,以便在鏈上流通和交易。代幣化的資產類型非常廣泛,涵蓋同質化資產和非同質化資產。

例如,同質化資產可以是債券、股權、房地產份額、商品等,其代幣往往具有等值且可互換的特性;非同質化資產則如藝術品、房地產單一物件、奢侈品等,其每個代幣代表獨一無二的權益。

簡而言之,RWA將實體資產的權利以區塊鏈上的代幣表示,使其能被安全持有、轉讓和拆分交易。這一創新讓傳統資產得以接軌全球數位市場,大幅提高了流動性和交易效率。

隨著技術成熟和監管明朗化,越來越多金融機構開始試點各類 RWA 應用,從公債、結構性票據、基金,到實物資產的代幣化均有探索。例如,香港已有券商在港幣聯繫匯率債券上實現代幣化流通,內地與香港合作發行新能源資產的跨境代幣。

根據 rwa.xyz 資料統計,若不計穩定幣,整體 RWA 市場市值仍只佔全球金融資產極小比例,但增長曲線相當陡峭,這顯示市場對資產數字化轉型有強烈需求。

然而 RWA 的大規模落地依然面臨諸多挑戰:

  • 合規和法律框架:各種資產受不同司法管轄,代幣持有人權益如何受到法律承認需要明確保障。因此許多RWA項目採用特殊目的實體(SPV)持有實體資產,用於隔離風險並符合當地監管要求。
  • 資訊橋接與信任問題:必須透過預言機或第三方審計,確保鏈上代幣與鏈下資產價值同步,數據透明且即時更新。
  • 技術與生態整合:RWA代幣需要融入DeFi等區塊鏈生態,以提供流動性和應用場景,否則僅有代幣而缺乏交易市場,價值難以充分體現。

黃金作為RWA的獨特價值:歷史地位與代幣化優勢

在眾多可代幣化的現實資產中,黃金堪稱最具代表性的標的之一。從古文明的交易媒介、到布雷頓森林體系下的美元金本位,黃金一直被視為真正的「硬通貨」。儘管現代法定貨幣體系早已脫離金本位,黃金依然是各國央行儲備資產的重要組成,亦是市場避險時的首選標的。

避險屬性是黃金最大的價值所在:當地緣政治動盪或經濟不確定性升高時,資金往往湧向黃金求穩。統計顯示,近年全球央行的黃金購買量顯著提高,2023年各國央行黃金淨購買量較兩年前成長近一倍,占全球黃金需求的比重從 2021 年的 11% 升至 23%。黃金的市場規模和流動性在所有資產中名列前茅,其每日交易量和全球持有總價值僅次於美股 S&P500 指數。這些都凸顯了黃金作為資產的穩定性和國際認可度,為其進行代幣化提供了堅實基礎。

實體黃金 vs. 數位黃金 vs. 黃金代幣

傳統上,投資者持有黃金有兩種方式:

  1. 持有實體黃金(如金條、金幣):帶來實物觸感和對所有權的直接控制,但也存在存儲保管不便、流動性差(變現需經過典當或交易行)等問題。
  2. 持有數位黃金:例如購買黃金 ETF 或銀行的紙黃金帳戶,數位黃金產品降低了持有與交易實金的繁瑣,投資者無需親自保管黃金,透過證券帳戶或銀行即可買賣,其價格緊貼現貨金價。

可是傳統數位黃金往往交易時間受限,例如 ETF 僅能在股市開放時段交易,而且門檻較高,因為 ETF 通常以一股代表約 0.1 盎司黃金,也無法自由提取實物,以及缺乏去中心化(投資者必須信任發行機構)。

本文重點來了,黃金代幣化其實在這個情況下,已經完美結合了上述兩者的優點:每枚代幣有實體黃金作為 1:1 支撐,可以隨時在區塊鏈上 7×24 小時交易,並具備高度可分割性。

例如,傳統黃金市場以一盎司為基本單位,但透過代幣化,投資人甚至可以購買 1 克或更小份額的黃金。區塊鏈的點對點傳輸特性,讓黃金代幣得以像加密貨幣一樣在全球快速轉移,降低地域和中介限制。

黃金代幣亦可以融入 DeFi 生態,用於抵押借貸、流動性挖礦等,進一步釋放黃金的金融屬性。相比黃金 ETF,代幣化黃金在交易時間、靈活度方面更勝一籌,且持有人在符合條件時可兌換實體黃金,確保與實物價值錨定。

當然,黃金代幣也面臨監管認可和市場接受度的挑戰,但近年已有多個成熟產品問世,如 Paxos Gold 和 Tether Gold 等,證明市場對此模式的需求。

所以黃金代幣化被視作 RWA 領域中最有潛力的方向之一,一方面黃金自身的價值穩定性可為數位資產世界提供信用背書,另一方面,區塊鏈技術也為傳統黃金市場帶來年輕投資群體和全球化流動性。

香港市場能在 RWA 賽道跑出來嗎?

香港的黃金市場不是一天建立的,早在 1910 年成立的金銀業貿易場是當時亞洲主要的貴金屬交易所,110多年來維持着實物黃金白銀交易的公信力與影響力。你可能會想:這樣的「百年老店」在 Web3 世界裡還能有角色嗎?其實可以,因為它靠的不是噱頭,而是行員制、自律監管,長期建立了一整套可靠的現貨黃金交易體系。

再看看品質把關,黃金代幣化最怕的是背後到底有沒有真的金條。香港貴金屬驗證中心(HKPMAC)就派上用場。它是金銀業貿易場所全資設立,遵循國際 ISO/IEC 17025 標準,為客戶提供黃金純度檢測服務,也是香港認可處認證的權威化驗所。

換句話說,你手上的金條或金飾都能經由它檢測純度,這層認證也等於在幫代幣化黃金背書。 在政策環境方面,香港政府近年對虛擬資產的態度可以說是積極但審慎。從 2023 年開始,他們喊出要打造國際虛擬資產中心,配合推出了交易所發牌制度、規劃中的穩定幣監管條例等。監管者甚至明確指出代幣化資產就是 Web3 發展的重要方向。

這不只是一句口號,因為在黃金領域,施政報告裡就寫明要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黃金交易中心的地位。

當然,監管也有硬的一面。2023 年 4 月上路的《貴金屬及寶石交易商規管制度》,要求所有經營貴金屬買賣的商戶需向海關註冊並履行反洗錢義務。這樣做雖然麻煩,但也正好為未來的黃金代幣提供合規框架,避免被人拿來洗黑錢。 那虛擬資產的部分呢?香港證監會(SFC)和金管局(HKMA)已經針對代幣化證券、穩定幣等發表指引,強調須符合證券法規定義或獲得相應牌照方可向公眾發行。雖然黃金代幣目前法律定位還在探索,但從官方態度來看,至少是開放觀望而非一刀切。這代表什麼?代表有實驗空間!

香港本地一些持牌券商和銀行已開始涉足代幣化黃金試點,匯豐在 2024 年 3 月推出了 HSBC Gold Token(只給香港客戶),讓零售投資者透過代幣持有由該行保管的黃金;金銀業貿易場(HKGX)香港黃金交易所(HKGX) 把握機會研發數碼黃金產品。

總括來說,香港在黃金代幣化上的優勢在於

  • 傳統黃金市場的信譽基礎
  • 政府政策支持與基建投入
  • 逐步明晰的合規框架

GoldZip:香港黃金代幣化的創新實踐

香港黃金市場百年歷史,但傳統投資黃金要不是透過金鋪買實體金條,要不就是買黃金 ETF —— 都有門檻、交易時間限制,流動性不高。GoldZip 想要解決的,就是讓黃金像加密貨幣一樣,24 小時隨時交易、低門檻入場、隨時流動。

GoldZip 由 HKGX 透過其新加坡子公司 GoldZip Pte. Ltd. 發行,並受新加坡法律監管(屬當地「貴金屬交易商」監管範疇)。

每一枚 XGZ 代幣背後都有 1 克 99.99% 純度黃金。黃金儲備以 1 公斤 LBMA 認可金條為單位,存放在第三方保管庫,由國際知名託管機構管理。入庫前還會經過香港貴金屬驗證中心(HKPMAC)檢驗,確保成色達標。 GoldZip 還會進行定期審計,投資者持有 XGZ 實際上就等同持有等重的實體黃金,這是其價值穩定的根本保障。

代幣的智能合約還會經過嚴格審計和安全測試,並採用多簽名錢包保護底層金庫私鑰,防止單點失誤導致濫發或挪用資產,項目方也會定期公佈黃金持庫報告,以供社會監督。

這等於告訴用戶,他們的安全性不是紙上談兵,而是真正有金條在背後支撐。 傳統買賣黃金,要麼透過銀行、要麼找金商,不但單位以盎司或兩計算,金額動輒幾萬港元起跳,而且交易時間有限。

而 GoldZip 的創新之一在於大幅降低了黃金投資門檻和提升交易便利性,投資者可以像買賣比特幣等加密貨幣一樣,隨時透過手機App或網頁介面進行黃金代幣的交易。

每筆交易除了區塊鏈網絡的 Gas 費外,平台只收 0.01% 交易費,用現價算轉移 1 公斤黃金代幣,總成本不到 10 美元。

GoldZip 還將黃金買賣的單位細化至 1 克,以近期金價約每克港幣 300 多元計算,數百港元即可入場,非常適合年輕或小額投資人。當然,對於大戶來說,這群投資者也能在 Goldzip 快速處理大額黃金交易而無需搬運實體金條,提高了效率和安全性。

在使用場景方面,GoldZip 除了投資買賣功能,還特別強調其在 DeFi 生態中的潛力。由於XGZ代幣遵循 ERC-20 標準(目前部署於以太坊的二層網絡 Arbitrum 上),它能夠方便地接入各種去中心化金融協議。

例如,用戶未來可將 XGZ 作為抵押品在其他 DeFi 平台借出穩定幣,實現「拿著黃金貸款」的效果,或者提供 XGZ 流動性於去中心化交易所中,賺取手續費及代幣獎勵。

目前全球較知名的黃金代幣包括美國 Paxos Trust 發行的 Paxos Gold(PAXG),以及 Tether 推出的 Tether Gold(XAUt)。

PAXG 每枚代幣代表倫敦金庫的一盎司黃金,並受美國紐約金融監管局(NYDFS)監管,合規性高,但兌換門檻偏向機構級投資人,一般零售用戶參與難度大。

XAUt 則由全球最知名的穩定幣發行商 Tether 推出,同樣以一盎司黃金作為單位,存放在瑞士金庫,但兌換必須超過 430 克以上才能進行,過程繁瑣,也限制了零售投資者的靈活性。

相比之下,GoldZip 每枚 XGZ 僅需 1 克黃金作為支撐,不僅降低了投資門檻,更結合香港黃金交易所百年歷史與合規基礎,專為亞洲市場需求設計。再加上部署於 Arbitrum,交易手續費低、速度快,並能進一步拓展至 DeFi 借貸和收益場景,讓黃金不只是靜態避險資產,而是真正能靈活流通的 Web3 金融工具。

GoldZip 作為後起之秀,重點佈局亞洲市場,有機會聯動香港實體金市與內地需求,形成區域優勢;而國際投資者對其觀感則取決於未來流動性和信披水準是否能與 PAXG 等看齊。可以預見的是,隨著香港本地合規加密交易平台陸續將 GoldZip 上架交易,以及 DeFi 領域對接 GoldZip 流動性池,該代幣的市場深度與價格發現功能將逐步完善。

小結:黃金代幣化為香港金融 Web3 帶來的新契機

黃金代幣化作為RWA領域的重要一環,正展現出蓬勃的發展潛力。透過 GoldZip 這樣的創新項目,我們看到傳統黃金市場與區塊鏈技術的結合能夠產生巨大的協同效應:一方面,實物黃金為數位代幣提供了堅實的價值後盾和信用背書;另一方面,區塊鏈賦予黃金全天候交易、全球流動和編程式金融的全新活力。

對投資者而言,黃金代幣化降低了持有黃金的門檻和成本,提供了更多元化的資產配置選擇,同時也豐富 DeFi 生態的資產類別,有望引入穩定且高價值的資產參與其中,改善整體流動性。尤其在當前宏觀環境不確定性上升的背景下,黃金代幣有望成為數位資產市場中的穩定錨,將傳統避險資金引入區塊鏈世界。

如果看完還是有不明不白的地方,請你加入 Telegram 社群 提問、一起交流!

網站聲明

本文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應獨立判斷,審慎投資,並自負風險,本文不提供或嘗試遊說觀眾做交易或投資之依據,內容僅用於分享目的,不應視為投資建議,亦不代表 Monsterblockhk 觀點和立場,所有資訊及看法為特定日期所為之判斷具時效性。此外,如在本網站中有任何內容涉及尚未於香港取得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經營牌照的虛擬資產交易平台,包括但不限於文字介紹、圖片、優惠、活動等,均只提供予香港特別行政區以外地區的用戶。

根據香港《2022 年打擊洗錢及恐怖分子資金籌集(修訂)條例》,在 2023 年 6 月 1 日後,所有於香港經營業務或向香港投資者積極推廣其服務之中央虛擬資產交易平台,將須獲香港證監會發牌並受其監管,任何相關無牌活動乃屬刑事罪行。如用戶欲了解法例詳情和細節,可查詢香港證監會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