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到 Monsterblockhk 的幣圈快訊。過去一週,加密市場陷入情緒低谷,恐懼與懷疑再次主導輿論。經歷多輪劇烈波動後,投資者普遍開始質疑:牛市是否已結束?主流幣乏力、山寨退潮、資金輪動失序,市場看似失去了方向。然而,在這片悲觀氛圍下,理性的觀察者會發現,這並非終章,而是牛市中段最典型的築底期。 筆者認為,當前市場的混亂正映射出本輪周期的核心特徵:沒有全面瘋牛,只有結構性繁榮。這意味著機會不再屬於追高者,而是能在混沌中保持清晰、敢於在恐懼中分批佈局的投資者。牛市仍在,只是正在換一種更聰明的方式前進。 本週週報將帶你重新審視市場脈動。從結構性資金流動、解鎖節奏,到特定板塊的相對強勢,我們將拆解為何這場恐懼並非退潮,而是重新洗牌的開始。這份週報將幫助你在情緒擺盪之際保持清晰判斷,避免被短期市場情緒波動。
ETF 資金轉弱下的理性時刻:恐懼蔓延
根據 SoSoValue 數據,截至 10 月 24 日,比特幣現貨 ETF 單日錄得 9,060 萬美元淨流入,總資產規模達 1,499.6 億美元,比特幣報 110,615 美元。回顧過去兩週,ETF 流入表現明顯分化:10 月 16 至 17 日出現連續兩日大幅淨流出,隨後於 10 月 21 日錄得本週唯一顯著回流,高達約 5 億美元。整體趨勢顯示,資金在劇烈震盪中出現謹慎回撤,但並未出現系統性撤資跡象。 此現象與當前市場氛圍相互呼應。恐懼升溫、板塊普跌,但結構性資金仍在局部積累部位。ETF 資金流動疲弱反映投資者進入理性觀望的階段,而非全面信心潰散。從周期角度看,這正是每輪主升前的典型現象:價格被恐懼壓低至內在價值區間,聰明資金開始悄然佈局。市場已進入分化周期,並非全面上漲的時代,而是結構性爆發的階段。唯有具前瞻視角、能識別正確敘事與利基賽道的投資者,才能在低迷中先行卡位。
市場震盪使多空兩頭達兩億爆倉,恐懼深度與籌碼重組
根據 Coinglass 數據,過去 24 小時內共有 118,192 名交易者遭清算,總金額達 1.9867 億美元。其中 BTC 與 ETH 爆倉金額分別為 4,059 萬與 4,435 萬美元,為主要清算資產。清算分佈上,多空勢均力敵,長倉清算約 9,998 萬美元,短倉則達 9,870 萬美元,顯示市場正處於劇烈博弈階段。最大單筆清算發生於 HTX 交易所,為 BTC-USDT 部位,規模達 291 萬美元。 這輪清算潮並非全面崩盤的徵兆,而是市場在恐懼中重整結構的自然過程。連續性清算代表槓桿資金的出清,而非基本面的惡化。當恐懼蔓延、價格跌破短期支撐,反而讓籌碼重新分佈至長線資金手中。當前市場雖陷入普遍低迷,但幣價已接近甚至低於內在價值區間,正是理性投資者進場布局的時機。
最受歡迎加密貨幣交易平台
香港人買賣比特幣、以太幣首選 》 【2025 介紹】OSL 註冊優惠、安全性、出入金、特色介紹
適合傳統香港投資者同時買賣股幣 》 【2025 介紹】勝利證券是什麼?安全性、出入金、特色介紹
合約幣種選擇更多,適合買山寨幣現貨 》 在 MEXC 上交易,享受 500 倍槓桿等眾多好處
恐懼回歸:市場情緒降溫中的理性窗口
根據 CMC 數據,截至 10 月 25 日,加密市場恐懼與貪婪指數報 34(恐懼),雖較昨日的 32 略有回升,但仍顯著低於上月的 41(中性)。自 10 月初以來,隨比特幣自高點 12.8 萬美元回落至約 11 萬美元,市場情緒明顯降溫。圖表顯示,10 月上旬指數一度進入貪婪區間,但在中旬後價格急跌、成交量縮減的情況下,情緒迅速滑落至恐懼區。 情緒降溫並非市場崩潰的信號,而是資金重新尋找平衡的過程。當前恐懼情緒主要源自宏觀壓力與槓桿出清,而非基本面轉壞。ETF 淨流量與鏈上活動仍維持穩定,暗示長線資金並未撤退。歷史上每當指數跌入恐懼區間,往往代表價格接近低估區,是理性投資者分批佈局的良機。當前市場正回到結構性輪動階段,雖整體缺乏全面上漲動能,但部分板塊仍在默默積聚資金。這意味投資者應從恐懼中尋找價值,聚焦基本面強勁與政策友好的領域,為下輪資金流回暖前先行佈局。
鏈上資金分化加劇,恐懼中理性佈局的最佳時機
根據 Artemis 數據,截至本週,Arbitrum 以約 15 億美元的流入量與超過 10 億美元的流出量雙雙領先,維持全鏈最高的資金活躍度,最終錄得超過 2 億美元的正向淨流入。緊隨其後的是 Polygon PoS 與 Starknet,分別錄得中等規模的正向資金增長,顯示部分資金仍持續尋找具擴展潛力的生態。值得注意的是,Solana、Ink 與 Sonic 等新興鏈在逆勢中錄得穩定淨流入,突顯資金正由高估值市場流向具潛在增長空間的次級生態。 此資金分佈結構清晰地映照出市場正處於恐懼驅動的再平衡階段。資金雖暫時撤出主流板塊,但並未全面退場,而是轉向細分、具主題敘事的鏈上領域。這正符合本週市場情緒的主旋律。價格大多低於內在價值,整體氛圍偏空,卻潛藏結構性機會。從週期角度觀察,這種局部熱點、整體低迷的格局往往是大行情前的前兆。投資者應以理性心態面對恐懼,採取分批 DCA 策略,聚焦具實際應用與資金增長潛力的鏈。當市場由恐慌轉向再度冒險時,這些提前布局的區塊將成為下一波流動性爆發的核心受益者。
MVRV 比率回落,市場恐懼中藏黃金機會
根據 Bitcoin Magazine Pro 數據,MVRV Z-Score 近期持續回落至約 2 左右區間,遠低於歷史高位區(約 6–10),顯示比特幣當前市值僅略高於實現市值(Realized Cap)。這一結構意味市場整體估值仍處於合理甚至偏低水平,並未出現過往牛市末段的極端泡沫現象。回顧歷史,MVRV Z-Score 每當突破 7 以上即為市場過熱區,往往伴隨價格短期見頂;反之,落於 0–2 區間時則為長線資金的最佳進場時機。現階段數據顯示,市場雖處於波動升溫期,但尚未達到瘋狂階段。
從週期結構分析,當 MVRV 停留於中位區間且未見大幅上行時,往往代表市場情緒仍受壓抑、資金觀望氣氛濃厚。這與當前市場普遍恐懼主導、價值低估的情境相符。過往多次牛市中,正是此種價值低於內在價階段,為理性投資者積極 DCA 佈局的黃金期。雖然短線不確定性升高、板塊輪動劇烈,但仍可見部分強勢主題如 Virtuals、404 鏈逆勢吸資。投資者應在恐懼中保持冷靜,聚焦基本面與實際應用潛力,為下一波情緒與流動性爆發預先佈局。
牛市尚未進入瘋狂階段:理性者的黃金佈局期
根據 LookIntoBitcoin 的多項牛市頂部指標顯示,截至 10 月中旬,30 項關鍵週期性頂部信號中無一被觸發(Hit 0/30),整體模型仍顯示「100% 持倉區間」。目前包括 Ahr999 指數(1.10 / 需達 4)、Puell Multiple(1.01 / 需達 2.2)、MVRV Z-Score(2.46 / 需達 5) 及 Bitcoin Bubble Index(13.48 / 需達 80) 等核心指標,均遠低於歷史牛頂臨界值。這意味市場雖經歷短期波動與資金退潮,但尚未進入「狂熱式末期」。歷史上,每當上述多項指標同時進入高危區(特別是 MVRV Z-Score > 7 與 Ahr999 > 4),往往標誌著主升浪的終點與籌碼派發期;目前距離該區間仍有顯著距離,說明整體市場處於高位震盪但未見泡沫化。 從週期節奏來看,當多數頂部模型仍處於中低位時,反而代表主流資產尚具潛在上升空間。這與當前市場「價格回調、恐懼升溫」的情緒氛圍相呼應。比特幣與主流板塊價格雖自高點回落,但其估值指標顯示尚未過熱,反映當前調整屬健康修正,而非結構性崩盤。事實上,真正的牛市結尾往往伴隨媒體狂熱、KOL 瘋狂喊單與鏈上泡沫全面爆發,這些現象目前仍未出現。這意味理性投資者應趁恐懼時期持續 DCA,集中資金於具基本面支撐的板塊。市場的真正危險,不是價格下跌,而是錯過在理性與恐懼交織時的佈局時機。
解鎖潮逼近:恐慌陰霾下的理性佈局
未來兩週內,多個中大型代幣將迎來解鎖事件,潛在釋放金額達數億美元。根據數據顯示,XPL 與 TRIBL 將於 2 日內分別解鎖 3,384 萬美元與 3,685 萬美元,對應流通市值佔比分別為 4.97% 與 1.90%,為短期內最大解鎖事件。隨後 FET 與 JUP 將在 3 日後釋放 753 萬美元與 2,101 萬美元,IMX、OP、SUI 與 ENA 則於 5 至 7 日內依序釋放約 1,200 至 1,800 萬美元不等。整體來看,解鎖壓力主要集中於中市值代幣,且部分如 SUI、ENA 等項目解鎖比例仍低於 50%,未釋放供應仍具潛在擴張空間。 從宏觀角度觀察,這輪解鎖潮發生在市場普遍低迷、情緒恐慌加劇的階段,價格普遍低於內在價值。這種結構性分化意味市場雖處恐懼中,但流動性並未枯竭。短期內,解鎖勢必帶來波動,但正如歷次週期低點所示,恐懼常是價值投資的起點。對理性投資者而言,應把握此階段的「壓力性定價」,分批布局具長期基本面的板塊,為下一輪結構性上行做準備。
Virtuals 生態逆勢上攻,市場恐懼中浮現結構性強勢
根據 Crypto Bubbles 數據,過去一週市場整體延續疲弱格局,主流與山寨板塊普遍回調,恐懼情緒仍主導短期節奏。BTC 僅錄得 +2.8%、ETH +3.2%,反映資金觀望情緒濃厚,板塊間分化進一步加劇。AI 概念與部分新興應用代幣持續承壓,如 COAI -23%、HTX -6.5%、IP -6.7%,顯示市場對高 Beta 標的避險情緒上升。然而,在普遍低迷的環境中,Virtuals 生態相關代幣逆勢突出,VIRTUAL 一週暴漲 +64.7%,Arbus +259%、GAME +220.1% 等 Virtuals 生態幣皆錄得雙位數升幅,成為了本週資金聚焦的主要方向。 這種結構性分化顯示,市場雖籠罩恐懼,但並未進入全面性崩盤階段。資金仍在尋找具實際敘事支撐與流動性深度的板塊,特別是與虛擬經濟、模擬生態或社交互動相關的代幣。這正體現出當前周期的核心特徵:大盤缺乏整體爆發,但輪動機會依舊明確。當價格普遍跌破內在價值、情緒陷入恐懼時,反而為理性投資者提供了分批佈局的窗口。短期內雖可能延續震盪,但中期結構正逐步健康化。面對噪音與短線波動,唯有聚焦基本面強勁、具敘事支撐的細分板塊,方能在恐懼中建立優勢倉位,於下一波結構性上漲中取得領先。
K線危機再起,幣安信任歸零
幣安近日深陷「K 線修復門」,在 10 月 11 日市場暴跌期間,ATOM/USDT 交易對一度顯示價格歸零(低至 0.01 美元),導致大量槓桿用戶爆倉,損失慘重。然而,社群於 10 月 14 日發現幣安已悄然修改歷史 K 線資料,將最低價調整為 1.54 美元,成交量曲線亦被「平滑化」,使暴跌看似從未發生。雖然官方回應稱此舉為價格修正,屬異常波動的技術性調整,但該說法未能平息眾怒,社群紛紛指控幣安抹除歷史、操縱數據。此事件的爭議,不僅在於技術層面的數據修改,而在於中心化平台對「真相」的任意掌控,動搖了加密市場最根本的信任機制。 此信任危機揭示中心化交易所的結構性脆弱:當用戶需依賴單一平台之數據與解釋,透明性即失其本意。數據可被改寫,信任即成幻象。對比之下,Hyperliquid 等鏈上交易所公開質疑 CEX 清算數據低報,並以「全鏈可驗證」為訴求,凸顯透明度正成為新一輪競爭核心。此風波或成為去中心化交易所(DEX)信任重建的契機,推動資金與用戶加速遷移至可驗證、公開透明的鏈上環境。市場將逐步分化為「信任可審核」與「信任假設」兩大陣營,去中心化的敘事再度獲得實質推力。在信任逐步崩解的當下,這場由幣安引發的風暴,或將重塑整個交易市場的權力結構。
以大坊迷因幣事件:幣圈韭菜速成課
打著「以大坊,真大方」的口號,近期讓「以大坊」為名的迷因幣在學生加密族群中流傳廣大。這個幣在 15 日凌晨時一度達到 4600 萬美元的市值,接下來就是不斷下跌,大戶連續倒貨加上恐慌,使以大坊在早晨時只剩下 10 萬美元左右的殘量。線圖呈現接近完美的拱門,短短兩天完成一場劇烈波動。發幣後幾天,因為台灣新生代加密貨幣內容創作者 MarsCrypto 和 幣圈發哥 Farcrypto 在繁體中文社群大量傳播,以大坊迅速打出了「以大坊基金會」的名號。
以大坊號稱完全公平的代幣,後期推廣呈現早期報酬率短片、截圖與 100 倍獲利畫面,強調這是最後上車機會。同時間,Dcard 上也出現典型的喊盤文,Threads 上推廣數目龐大,不少從未結束過加密貨幣的學生受到情緒感染投入資金。在社群上大力推廣以大坊的發哥,因為暴跌被集火,他後期發布道歉影片,表示自己未從中獲利,並低估了流動性風險,對觀眾造成影響而致歉。儘管虧損者分享了自己的「割韭菜」體驗,甚至有人前往報案,剩下的投資人組成 Discord 受害者群準備後續計畫,但真正操盤的莊家目前則正暗自笑著,計算這一波資金進出的收益。兩天之間,從市值 4600 萬美元到剩下 10 萬美元的劇烈波動,不只是對散戶的考驗,更是一場成功的資金收割秀。
市場重拾風險偏好,Arthur Hayes 把握情緒修復窗口
在經歷一週的劇烈波動後,美中緊張局勢因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最新談話而暫時緩解。特朗普聲稱與中國官員的談判「進展良好」,並相信本月與習主席的會晤將如期舉行。此番轉折使華爾街情緒迅速由恐慌轉為樂觀,標普 500 指數錄得自八月以來最佳單週表現。與此同時,比特幣亦自低點 103,000 美元 反彈,帶動市場整體風險偏好回升。BitMEX 創辦人 Arthur Hayes 更於社群平台發文指出:「比特幣正在特價中」,並透露其家族辦公室正籌募 2.5 億美元基金,準備在中型加密企業中尋求併購機會。 這一連串動態反映出市場對短期政策風向極為敏感,也揭示了特朗普政治戲碼對資產價格的「即時控盤」效應。 然而,這種「先製造恐慌、再釋放希望」的劇本早已屢見不鮮。特朗普以高調威脅拉高市場恐懼,再透過談話緩和氛圍的策略,使得波動成為其施壓工具。對加密市場而言,這種反覆折返的戲碼雖短期推升情緒修復行情,但也暴露出價格仍受宏觀政治擾動主導的現實。此輪反彈更像是一場「信心測試」。當權力言論成為波動源,真正的底氣不在於川普的推文,而在於投資者能否在戲劇中保持冷靜。
第三季持倉激增九成五,以太幣成為財資核心配置
根據 Bitwise 報告,2025 年第三季上市公司以太幣(ETH)持有量暴增 95%,累積達 463 萬枚、價值約 190 億美元,顯示機構資金正快速湧入以太坊生態。主要企業如 BitMine 已累積超過 300 萬枚 ETH,目標掌控全球供應量的 5%。同時,隨著美國監管環境明朗、現貨 ETF 資金穩定流入,以及質押收益介乎 3% 至 14% 的吸引力,機構將以太幣視為具現金流與應用價值的資產,而非單純投機標的。這波集中買入行為主要發生於 7 至 9 月之間,與以太幣從 1,400 美元反彈至 4,500 美元形成共振,標誌著一場「由散戶轉向機構」的結構性重組。 以太幣正逐漸成為企業資產配置的戰略核心,象徵著機構對去中心化金融(DeFi)與代幣化市場(RWA)的深層信任。這一現象反映出市場重心正由比特幣的「儲值敘事」,轉向以太坊的「收益與生態敘事」。換言之,ETH 的吸引力在於其兼具流動性、網絡效應與財務增值潛力。此輪機構佈局並非短線炒作,而是基於中長期對「代幣化基礎設施」的押注。若以此趨勢持續,以太幣或將在下一輪牛市中成為機構資產再配置的核心支點,並進一步鞏固其作為 Web3 經濟底層的定價權。
實時預言機落地:Chainlink加速鏈上市場同步化
Chainlink 宣布於 MegaETH 上啟用首個原生實時預言機,透過整合 Chainlink Data Streams,讓智能合約能以即時請求方式擷取市場價格,實現低於毫秒級的資料延遲。此舉標誌著去中心化金融基礎設施的重大革新,消除了長期困擾鏈上衍生品的預言機延遲瓶頸,並將 MegaETH 定位為可處理每秒高達十萬筆交易的高通量以太坊 Layer 2 網路。根據官方資料,該整合使預言機資料流直接嵌入 MegaETH 執行環境中,使合約可即時讀取市場價格,並同步永續合約、預測市場與穩定幣等高頻應用。 對整體加密市場而言,Chainlink–MegaETH 的結盟可視為基礎設施級突破。當預言機延遲被徹底壓縮,鏈上資本市場將首次具備與中心化平台匹敵的運行速度,開啟 DeFi 的新層次。MegaETH 聯合創辦人楊磊更是指出:「這是首次在協議層實現低延遲數據獲取,讓鏈上開發者能以中心化交易所級別的速度運作。」一個以實時數據為核心、能支撐千億美元級金融產品的鏈上經濟體。此舉不僅強化 Chainlink 作為 Web3 資料層的壟斷地位,也預示以太坊生態即將迎來新一輪性能與資本融合的競賽。
Backpack鏈上開市鐘響,股票上鏈重構資本市場版圖
Backpack 與 Superstate 攜手推出「Opening Bell」系統,首次實現經美國 SEC 註冊的真實股票上鏈交易,投資人得以直接持有具備完整股權、股息與投票權的股份。根據官方聲明,首批股票將涵蓋 Apple、Tesla 等那斯達克主流企業,並使用相同 CUSIP 代碼,確立鏈上股市的正式法理地位。 Superstate 執行長 Robert Leshner 強調,這不僅是把股票放上鏈,更是把美國資本市場搬到鏈上。該合作讓加密原生交易者得以在單一介面內同時操作 $BTC、$USDC 與真實美股,象徵鏈上金融正由投機階段邁向功能性融合。 此一進展反映 RWA(真實世界資產)正進入「實體化」階段,從房地產與國債延伸至股權層面,揭示區塊鏈下一個大規模應用場景。 Backpack–Superstate 模式則真正實現法律承認的所有權轉移,使區塊鏈成為股票託管、結算與再融資的底層結構。這一轉變或將重塑金融市場效率:全天候交易、即時清算、跨境融資與 DeFi 再抵押的無縫銜接,讓資本流動性提升至新層次。此舉或將引發鏈上資本市場時代的開端。一個比代幣化債券更廣、比 ETF 效率更高的全新市場形態。
周杰倫代操風波再起,代操風險再掀警鐘
近日,周杰倫怒發限動尋人事件,引發社群廣泛討論。據《鏡週刊》報導,其長期友人蔡威澤疑似代操比特幣帳號後失聯,使周杰倫無法提領資金,最終公開尋人並取消關注。值得注意的是,事件並非首次出現名人涉入虛擬資產代操爭議,從此前多起「投資顧問」事件可見,當信任凌駕於驗證、情感取代了審慎判斷,風險往往隨之而來。此事件再次提醒市場:即使是熟人關係或看似專業人士,一旦交出資金控制權或私鑰,便失去了最根本的防禦力。 此事件反映出一項核心真理:在加密資產領域,DYOR 並非口號,而是生存法則。任何委託他人代操的行為,本質上等同於放棄資產主權。雖然加密市場去中心化帶來自主權與自由,但同時也意味著責任完全歸於投資者個人。對應當前市場環境,隨著主流採用與監管趨嚴,投資者教育的重要性愈發凸顯。若一味追求他人代操收益,不僅與加密精神背道而馳,更易淪為他人割韭的溫床。
MrBeast進軍加密銀行業:名人光環與金融監管的拉鋸戰
全球最具影響力的YouTuber Jimmy Donaldson(MrBeast)近日申請註冊 MrBeast Financial 商標,計劃推出結合加密支付、交易及投資功能的金融應用。若落地成功,他將成為首位以個人品牌進軍美國主流銀行體系的社群創作者。此舉不僅突顯區塊鏈技術逐步滲入傳統金融領域,也反映出名人與影響者正積極尋求加密金融的商機。惟值得注意的是,MrBeast過去曾涉加密爭議,包括低市值代幣套利與內線交易指控,使市場對其真實意圖與監管風險保持審慎觀望。 從市場結構觀察,當主流KOL與娛樂人物密集涉足金融創新時,往往是資金情緒升溫的明顯信號。此現象未必意味牛市終結,但卻常標誌狂熱前段的來臨。若未來更多名人跟進推出相關項目,則需格外留意市場過熱的跡象。對投資者而言,現階段關鍵仍在於保持理性,堅守DYOR與私鑰安全原則,切勿被光環迷惑。畢竟,名人能推高聲量,卻未必能保證價值;而市場頂點,往往是在掌聲最響亮時悄然逼近。
宏觀新聞
特朗普貿易搖擺:關鍵資產短線波動加劇
近期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稀土、芬太尼及大豆議題上向中國提出多項要求,並與澳洲總理簽署稀土供應協議,以保障美國關鍵礦產來源。同時,他對與習近平的會晤態度搖擺不定,先是表示可能會見,隨後又猶豫不決,令市場對美中貿易摩擦仍存不確定性。過去數週,特朗普曾多次威脅對中國商品徵收高額關稅,卻在關鍵時刻選擇暫緩,短線緊張情緒因此反覆波動,股市與黃金等避險資產同時出現顯著震盪。此一政策搖擺,加上美中貿易關係仍脆弱,直接引發資金在風險與避險資產之間快速輪動,形成短期波動性增加的市場特徵。 從市場策略角度看,特朗普最後一刻退縮的歷史模式,往往會在初期威脅後激起避險資產買盤,如黃金、白銀及部分加密貨幣。在不確定性仍高的環境下,短線波動反而提供投資者分批建倉的良機。對於追求風險管理與長期收益者而言,採用 DCA 策略布局避險及部分成長資產,不僅可降低單次入場風險,也能在特朗普政策再次搖擺、資金重新流向市場時,抓住下一輪漲勢。此類市場特徵顯示,理性操作與分批佈局仍是面對政治不確定性下最有效的策略。
金價急挫6.3%:短線波動凸顯佈局良機
過去一週,黃金與白銀價格出現多年來最大單日跌幅,黃金盤中一度下挫 6.3% 至略低於 4,100 美元/盎司,白銀暴跌超過 8%,為 2021 年以來最劇烈下跌。此次回落發生於美元走強、美中貿易緊張緩和,以及技術指標顯示短期過熱的背景之下。自 8 月中旬以來,黃金累計漲幅已達 28%,受央行購買與黃金 ETF 資金流入支撐,顯示前期快速上漲帶來的獲利回吐壓力。市場分析師 David Morrison 指出,黃金在 4,400 美元附近多次遭遇阻力,每次突破嘗試均未成功,形成技術性回落的典型拋壓。 然而,這波短線調整不應被視為牛市結束,而是健康修正的信號,提供投資者逢低佈局的窗口。市場仍存在通脹居高不下、實際利率低企及地緣政治風險等多重支撐因素。技術面上,Morrison 提出,黃金在 4,000 美元附近可能迎來首個下行測試,但買盤有望在 4,200 美元附近重新介入,形成短線支撐。結合長期基本面與資金流向,對於已累積獲利或尋求風險對沖的投資者而言,分批 DCA進場策略,在價格回落時布局黃金或白銀,將有助於降低短線波動風險,同時保持參與中長期漲勢的潛力。短線震盪與技術性回調,正是理性建倉與資金管理的良機,提醒市場參與者避免追高恐慌,將紀律置於情緒之上。
通膨回溫壓頂:降息預期再度降溫
最新數據顯示,美國 9 月 CPI 年增率回升至 3%,較上月微幅上揚,顯示通膨壓力再度浮現。根據報告,進口關稅調整推高部分商品價格,服務與食品價格仍居高不下。此一結果意味聯準會短期內維持高利率的機率上升,市場原先對年內降息的期待再度降溫。從宏觀角度觀察,當前通膨的回升屬結構性壓力所致,尤其能源與進口成本推升核心物價,使通膨黏性更強、貨幣寬鬆空間受限。利率預期曲線重新上移,美債收益率攀升,流動性壓力逐步傳導至風險資產。 對加密市場而言,這一變化正是周期性宏觀壓力的縮影。高利率環境意味資金成本維持高位,投機性流動性收縮,短期內市場情緒將更偏防禦。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這種宏觀收緊也在推動資產重新定價,優質項目與具現金流的協議將在通縮預期與風險偏好回歸的交錯中逐步凸顯。歷史經驗顯示,當通膨與政策預期錯位時,市場往往提前完成修正並孕育下一輪上行。對理性投資者而言,當前階段正是評估內在價值與布局長線部位的窗口期。
鏈上數據分析:
長線資金持續出貨,比特幣供應緊縮放緩
自 2025 年 7 月以來,比特幣長線持有者(LTH)持倉總量下降約 30 萬枚 BTC,顯示市場中資深投資者正逐步實現獲利。從圖表可見,長線持有量自年中高位回落,與價格於高區盤整走勢高度吻合。這意味部分長期持幣者在市場情緒高漲、價格逼近歷史新高階段選擇獲利了結,成為近期供應端的主要釋放力量。該現象反映「聰明錢」對市場高位風險的敏銳嗅覺,亦顯示長線籌碼正從強手轉向流動市場,削弱比特幣短期上行動能。 此輪長線持倉下降與分佈行為,象徵市場進入結構性整固階段。當長線持有者轉為淨拋壓方,市場上可動用供應量增加,導致需求動能難以支撐 euphoric phase 的延續。若分佈趨勢未見逆轉,而新資金流入仍偏弱,市場或面臨階段性回調甚至局部洗盤。總體而言,LTH 出貨並非看空訊號,而是牛市週期中典型的健康調整,為下一輪積累期奠定基礎。
手續費暴跌 87%:BNB 鏈效率激增引發資金回流
根據 CryptoQuant 數據,Binance Smart Chain(BSC)手續費自 6 月高峰的約 2,500 萬美元大幅下跌至 8 月僅約 280 萬美元,降幅高達 87%,並於 8 月 7 日創下年內低點僅 107 萬美元。此趨勢反映 BSC 網絡運行效率顯著提升,交易擁堵減輕,整體吞吐量上升,從而降低使用者的交易成本。圖表顯示,隨着手續費自高位快速回落,BNB 價格卻逆勢上行,於 9 月突破歷史高位,兩者呈現強勁的正向聯動。此現象揭示,低成本的網絡環境正吸引更多用戶及開發者回流至 BNB 生態,形成自我強化的需求循環。 從結構性角度看,手續費的持續下降不僅代表技術層面的優化,也標誌 BNB 鏈的資本效率正邁向成熟。交易成本的降低提升了 DApp 及 DeFi 專案的可擴展性,特別是在其他主鏈(如以太坊)費用偏高的背景下,BSC 的相對吸引力進一步放大。這種結構性優勢使 BNB 在資金輪動中脫穎而出,鞏固其作為亞洲與零售市場主要資金聚集地的地位。若此低費率環境得以維持,BNB 可能持續受惠於鏈上活躍度上升與網絡效應擴張,推動中長期價格表現進一步走強。
ETF 流入疲弱,情緒主導價格短暫失真
根據 Glassnode 數據,在創下史上最大 192 億美元清算潮後,美國現貨比特幣 ETF 資金出現明顯流出,累計淨流入於本週轉為負值,減少約 2,300 BTC。圖中可見,自 10 月以來 ETF 流入頻率顯著下降,綠柱縮短反映機構資金動能放緩,與比特幣價格同步下滑。惟與過往投降式拋售階段不同,本輪流出屬溫和調整,市場並未出現集中性恐慌拋壓。此現象顯示投資者情緒正處於觀望與猶疑階段,而非全面撤退。宏觀面上,ETF 資金退潮主要反映市場對流動性與利率預期不確定的短暫反應,並非結構性崩解。事實上,ETF 持倉量仍處歷史高位,顯示長線資金對比特幣的信任未受動搖。 當前市場的真正變化不在基本面,而在情緒層面。技術進展、網絡活動與應用發展均未放緩,但市場卻被短期恐懼主導,導致價格暫時脫離內在價值。這種錯位為理性投資者提供了極佳的佈局窗口。價格低迷時的風險回報遠優於情緒狂熱期的盲目追高。正如歷史多次驗證,牛市的下一波啟動往往源於市場最冷靜、最悲觀的時刻。此刻的低迷並非終局,而是情緒修正期;而對長線投資者而言,最務實的策略或許不是預測底部,而是在價格被低估時持續以可負擔的節奏進場(DCA),等待情緒復甦的那一刻重新點燃上行循環。
關鍵支撐失守:比特幣跌破 112K,價格回調情緒放大
比特幣自上週失守 112,000 美元關鍵支撐後,市場結構明顯轉弱。根據 Glassnode 的 Supply Quantiles Cost Basis Model,目前價格已跌破短期持有者成本(約 113,100 美元),同時掙扎於 0.85 分位成本區(約 108,600 美元)上方。該模型以 0.95、0.85 與 0.75 分位對應 5%、15%、25% 的供應持幣成本,揭示市場潛在的壓力與支撐結構。歷史數據顯示,當價格跌破 0.85 分位且未能迅速收復,往往意味結構性疲弱與資金外流升溫,後續回測至 0.75 分位(約 97,500 美元)的機率明顯提升,成為短期最關鍵的支撐區域。 然而,需理性看待此輪下跌:結構雖受考驗,但根本驅動並未改變。比特幣網絡健康度、鏈上活躍度及機構參與度仍維持高位,唯情緒面暫時主導價格波動。此刻市場陷入「恐懼定價」的狀態,價格下跌並非技術或基本面惡化所致,而是短期資金退場與投資者心理失衡的結果。理性投資者應意識到,當價格低於內在價值時,正是長線配置的黃金時機,而非恐慌出場的時刻。守住 97.5K 不僅是技術支撐,更是情緒信心的分水嶺。當恐懼消退、情緒回暖,市場將重新定價基本面,屆時的反彈往往來得迅速且猛烈,筆者認為大家無需恐慌拋售代幣。
幣價波動升溫,市場情緒主導短期節奏
自 10 月 11 日清算事件後,比特幣現貨成交量急速放大,觸及年內罕見高位,顯示市場資金於短時間內劇烈流動。根據 Glassnode 數據,當日成交量突破 16 億美元,遠高於近月均值,反映槓桿倉位遭強制平倉後,交易者迅速透過現貨市場重新調整部位。這並非單純的被動出清,而更像是一場由情緒驅動的資金再配置,風險偏好(risk-on)情緒短暫回溫,導致價格與量能同步擴張。 從結構面分析,此種現象往往出現在週期後段,當市場流動性仍然充裕但新增資金動能開始減弱時,價格對情緒波動的敏感度顯著提升。量能雖高,但反映的是投機性交易的短期活躍,而非基礎需求的持續增長。當下的高波動實際上折射出市場心理的不穩定。若能在恐懼中穩健分批布局,待情緒回暖與資金回流之際,市場將迅速重新定價,成為下一輪上升浪的基石。
分化結構反映市場韌性,市場未陷入全面拋售
在10月11日清算事件後,現貨交易量顯著放大,但Cumulative Volume Delta Bias(CVDB)數據揭示不同交易所間的交易行為呈現分歧。Binance錄得明顯主動賣壓,反映亞洲市場散戶去槓桿動能強勁;相對地,Coinbase的CVDB維持正值,顯示美系機構資金趁波動吸納籌碼。從整體CVDB觀察,僅出現輕微淨賣出傾向,遠低於2025年2月的全面現貨拋售階段。這表明雖然波動性升高,但市場拋售行為屬區域性調整,而非全球性恐慌或結構性資金外流。 不同中心化交易所間的買賣分歧揭示出市場資金結構的穩健與情緒層次。散戶板塊的主動賣壓與機構吸納行為同時存在,意味市場仍在有序地重定價格區間,而非出現無序恐慌。此結構性吸納模式,與牛市末段常見的全面槓桿清算或資金撤離截然不同,反映資金風險偏好仍維持風險開啟(risk-on)的格局。這顯示全球市場並未進入全面避險階段,顯示投資情緒仍具韌性,牛市動能尚未徹底衰竭。
總結
最受歡迎加密貨幣交易平台
香港人買賣比特幣、以太幣首選 》 【2025 介紹】OSL 註冊優惠、安全性、出入金、特色介紹
適合傳統香港投資者同時買賣股幣 》 【2025 介紹】勝利證券是什麼?安全性、出入金、特色介紹
合約幣種選擇更多,適合買山寨幣現貨 》 在 MEXC 上交易,享受 500 倍槓桿等眾多好處
網站聲明
本文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應獨立判斷,審慎投資,並自負風險,本文不提供或嘗試遊說觀眾做交易或投資之依據,內容僅用於分享目的,不應視為投資建議,亦不代表 Monsterblockhk 觀點和立場,所有資訊及看法為特定日期所為之判斷具時效性。此外,如在本網站中有任何內容涉及尚未於香港取得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經營牌照的虛擬資產交易平台,包括但不限於文字介紹、圖片、優惠、活動等,均只提供予香港特別行政區以外地區的用戶。
根據香港《2022 年打擊洗錢及恐怖分子資金籌集(修訂)條例》,在 2023 年 6 月 1 日後,所有於香港經營業務或向香港投資者積極推廣其服務之中央虛擬資產交易平台,將須獲香港證監會發牌並受其監管,任何相關無牌活動乃屬刑事罪行。如用戶欲了解法例詳情和細節,可查詢香港證監會網頁。